清遠市陽山縣位于粵北山區(qū),,是“九山半水半分田”的山區(qū)縣,,戶均承包土地約4畝、近10塊,,耕地細碎化問題嚴重,,小農戶的農業(yè)生產服務需求分散,社會化服務項目落地難度較大,。
“我們的幾畝地都托管出去了,,聯合社派來的收割機‘嗖嗖’地連片割完禾,效率是人工的幾十倍,,省時省力又省錢,!”與往常農忙不同,七拱鎮(zhèn)隔坑村的鄉(xiāng)親們不忙著張羅收割,,晚稻卻早已收割完畢,。
村民所說的聯合社是指廣東品生生態(tài)農業(yè)專業(yè)合作社聯合社(以下簡稱“品生聯合社”)。2019年成立以來,,品生聯合社打造縣級農民合作社服務中心和縣農業(yè)生產托管運營中心,,有機整合農業(yè)社會化服務需求和服務資源,緩解農業(yè)生產發(fā)展受要素制約的問題,,助力陽山縣加快推進農業(yè)現代化進程,。據統(tǒng)計,開展托管服務至今,,品生聯合社共服務耕地面積13萬畝,,服務農戶超過1萬戶,,助農戶增收10%以上,。
整合服務資源,構建托管服務聯盟
2019年,,廣東品生農業(yè)科技有限公司的農業(yè)服務團隊進駐陽山,,開拓農用物資銷售服務和農機作業(yè)服務等業(yè)務?!耙獙崿F農民和公司共贏,,僅依靠自身力量是不夠的。”服務團隊負責人赫歡歡帶著團隊多方走訪,,篩選出了8家對多種托管作物,、多個生產托管環(huán)節(jié)各有所長的服務組織,成立了聯合社,,專業(yè)隊伍干專業(yè)環(huán)節(jié),,可提供“耕、種,、防,、收”全程托管服務,不僅擴大了服務面積,,還提高了耕種質量,。
2020年,廣東開始在全省范圍內實施農業(yè)生產托管服務項目,,遴選了包括陽山縣在內的10個縣(市,、區(qū))先行實施,分別承擔5萬畝的生產托管任務,。與此同時,,品生聯合社被遴選為陽山縣農民合作社服務中心的承接主體,承接農業(yè)生產托管業(yè)務,。品生聯合社中的多家成員也入選為農業(yè)生產托管服務項目服務組織,。經聯合社的統(tǒng)籌和指導,各成員助推全縣的托管任務順利完成,,農業(yè)生產托管的藍圖在陽山徐徐展開,。
“去年的托管服務實踐,有助于聯合社初步完善服務標準規(guī)范,,為接下來的農業(yè)生產托管服務蹚好路,。”赫歡歡介紹,,結合托管經驗,,各服務組織就托管作物、環(huán)節(jié),、范圍和價格等方面進行討論,,最終由聯合社制定出相對統(tǒng)一的托管標準、服務流程,、服務價格,、效果評估等制度。
今年,,經過主體申報和遴選工作,,品生聯合社遴選為陽山縣農業(yè)生產托管服務(運營)中心的實施主體。為了更高效地擴展生產托管服務,合作社服務中心的員工們開始深入陽山縣159個行政村,、各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(yè)合作社等,,有針對性地開展生產托管的政策宣傳和需求摸查工作。
“全程托管服務好,,打工種地兩不誤”“你托管,,我服務,現代農業(yè)致富路”……農業(yè)生產托管是新事物,,如何讓新事物更快速清楚地為村民所接受,,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不僅要對朗朗上口的宣傳標語爛熟于心,還要在全縣各村,、有服務能力的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走上兩圈,,對農業(yè)生產情況進行摸底調查,有的放矢展開工作:第一輪主要確定各村的耕種面積,、主要作物,、農戶數量等;而第二輪則更細致,,采取抽樣調查,、農戶和村干部訪談等方式明確托管需求。
“在與村干部,、村民溝通的過程中,,我們通過像‘土地就像農民的孩子,把土地交給聯合社托管,,相當于把孩子送去托管所’這樣的話語,,注重有效、無障礙的溝通方式,,并義務幫助村民對接收割等農業(yè)服務需求,,逐漸獲得村民的信任?!狈罩行墓ぷ魅藛T成金燕說,。
據統(tǒng)計,品生聯合社共出動輔導員230人次,,挨家挨戶宣傳生產托管政策及好處,,張貼生產托管標語1120張,橫掛托管宣傳橫幅63條,。此外,,聯合社聯合多家成員,,組織開展無人機現場演示5次,,參加演示觀摩人數近600人次。
“前期開展調研、宣傳培訓和現場演示的工作量雖大,,但由于開展扎實,,農戶增強了對生產托管的了解和信心,我們也逐漸從‘自己找上門’的主動服務,,轉為‘別人找上門’的‘被動服務’,。”赫歡歡表示,,在有關部門和基層組織的幫助下,,托管服務的發(fā)展勢頭良好。今年,,陽山全縣的生產托管服務面積任務為8萬畝,,目前已經完成71480畝。
完善協辦體系,,破解耕地細碎化問題
黎埠鎮(zhèn)保平村村民王卓華家有5畝多田,,晚稻不到一天就收完了,他計劃著在家門口打份工,?!耙郧白约悍N田,一天也干不完1畝地,,除掉人工的成本要將近600元,。”他告訴筆者,,今年年初,,他聽說了“托管”這個省時省力省錢的新事物,就全程托管給了聯合社的綠營農機服務專業(yè)合作社(以下簡稱“綠營合作社”),。每到耕種環(huán)節(jié),,托管員主動安排農機手上門服務。全部環(huán)節(jié)執(zhí)行完畢,,王卓華驗收后只需支付440元托管費,。
“除了偶爾管理一下水源,其他都不用自己操心,,我有更多時間在鎮(zhèn)周圍打工,,每天工錢有一百多元?!蓖踝咳A對托管效果表示滿意,,“另外,托管后每畝地節(jié)本增收近300元,,年增收共計超3000元,?!?/p>
像王卓華這樣的農戶,經營規(guī)模相對小而散,,如何順利對接上生產托管服務,?同時,陽山縣耕地細碎化問題導致耕作成本高,、生產效益低,。如何破解耕地細碎化問題?“陽山的耕地無外乎兩種,,一是農戶自耕自種,,二是由大耕戶等主體承包流轉地耕種。我們通過三級協辦體系,,把這兩種托管需求整合起來,,并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整合分散丟荒的“小田”,整村推進生產托管,,實現‘小田變大田’,。”據統(tǒng)計,,聯合社通過整合農戶的生產服務需求,,整合連片土地10236畝,實現農田規(guī)?;?、專業(yè)化生產。
赫歡歡所說的“三級協辦體系”,,是指聯合社打造的“縣托管運營中心+鎮(zhèn)托管服務中心+村托管員”協辦體系,,它能夠把生產托管服務需求和資源有效對接起來,把生產托管的觸角延伸至基層“神經末梢”,。
“作為縣級托管運營中心的實施主體,,聯合社與3個鎮(zhèn)級服務中心形成了良好的合作與指導關系?!焙諝g歡介紹,,聯合社引入人員、專家,、設備,、技術等資源,實現各鎮(zhèn)級托管服務資源共享,。在聯合社的指導和監(jiān)督下,,鎮(zhèn)級服務中心積極開展社會化服務工作,并不斷挖掘片區(qū)內具有社會化服務能力的主體,,對接農戶托管服務需求,,不斷提升服務能力,。同時,聯合社遴選出133名托管員,,協助分管片區(qū)的村民下單,再協調使土地盡可能集中連片托管,,并聯系服務組織開展托管服務,。
“層層壓實責任、分工明確的協辦體系,,有效整合并解決了農戶的生產服務需求和我們的服務訂單需求,。”綠營合作社負責人陳偉良告訴筆者,,今年晚造期間,,黎埠鎮(zhèn)的10名托管員指導農戶在“粵農服”托管助手線上下單后,綠營合作社即可接單,。
對合作社而言,,參與生產托管的好處也顯而易見:服務訂單更多了,自身的托管服務能力,、范圍和對象數量也有了質的提升,。“以前,,合作社只有幾臺農機,,服務范圍僅限于黎埠鎮(zhèn)周邊。現在,,我們有旋耕機,、插秧機、收割機,、無人機等農機具近20臺套,,可服務全縣8個鄉(xiāng)鎮(zhèn)?!标悅チ颊f,。
打造示范基地,探索多作物托管經驗
根據各類托管作物,,分別建立起全程托管示范基地,,是讓農戶切實體會生產托管服務好處、不斷推動托管服務市場發(fā)展壯大的重要抓手,。今年,,廣東省計劃建設100個生產托管示范基地,將參與托管的好處讓群眾看得見,、分享到,。品生聯合社緊跟全省的步伐,,聯合多家專業(yè)合作社的力量,全力打造三個省級生產托管示范基地,,分別是200畝水稻種植基地,、200畝蔬菜種植基地,以及50畝水果種植基地,。
在嶺背鎮(zhèn)蓮花村的蔬菜生產托管示范基地里,,一個個噴頭將灌溉水分散作細小的水珠,均勻地噴灑到菜地里,,十多名村民忙著采摘茄子,、秋葵、菜心等,,不斷有小貨車把蔬菜運輸至清遠市區(qū)和其他珠三角城市的多家生鮮超市。綠茵合作社負責人黃高明說:“和聯合社共同打造示范基地,,犁耙整地、播種施肥,、病蟲防治都有服務主體全包了,聯合社還幫忙對接銷售渠道,,蔬菜不愁賣!”
2019年,,在老支書反復勸說下,退役后在外工作的黃高明返鄉(xiāng)成為村干部,。他流轉了丟荒多年的3百多畝山林,,與多名貧困戶和村干部一起成立陽山縣布福娜種養(yǎng)專業(yè)合作社,,種植特色水果,。去年,又從數十名村民手中流轉了200畝耕地,,和退役戰(zhàn)友們成立綠茵農業(yè)服務專業(yè)合作社,發(fā)展蔬菜種植,。
托管運營中心牽頭整合農機資源,,為兩個示范基地提供服務,,收獲后再協助合作社對接市場統(tǒng)一銷售,?!白鳛榇甯刹?,我希望能通過打造水果和蔬菜兩大產業(yè)的農業(yè)生產社會化服務生產托管示范基地,,帶動村民發(fā)展現代化的綠色產業(yè)致富,。”黃高明說,。
在聯合社的指導下,,綠茵合作社蔬菜托管面積計劃擴大至200畝,。聯合社特聘農技員潘啟日說:“完全建成后,,基地每年可種植6-7造蔬菜,,耕地利用率將提高2-3倍,總體收入提升20%,,能夠有效輻射帶動更多村民參與托管?!?/p>
“建設不同作物的生產托管示范基地,聯合社可以充分積累多種作物托管的豐富經驗,,并讓更多農戶看到托管,、尤其是全程托管的好處,?!焙諝g歡表示,,示范基地均制定了生產托管服務落地方案,并設置專人負責,,逐項落實基地建設任務?!澳壳埃齻€示范基地正全力以赴推進建設,,以點帶面發(fā)揮示范效應,輻射帶動更多農戶參與生產托管,,為全縣深入開展生產托管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?!?/p>
早在十月中旬,,七拱鎮(zhèn)隔坑村的水稻生產托管示范基地迎來收獲期,稻田金黃一片,,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,,大片稻穗變成顆粒,。
隔坑村的耕地肥沃,,產出的絲苗米品質優(yōu)良,以往卻賣不上好價格,。對此,該村的陽山縣七拱鎮(zhèn)燕紅種養(yǎng)專業(yè)合作社(以下簡稱“燕紅合作社”),,通過村集體整合農戶服務需求,打造了250畝水稻種植全托管示范基地,。通過統(tǒng)一管理、耕種,,托管后的水稻每畝節(jié)本約300元,,產量增加10%以上,,110戶農戶年收入增加1千多元,。同時,,改善絲苗米品種、打造品牌,,使絲苗米的價格翻了近兩倍,。
“在示范基地的帶動下,,全村近九成,、共540戶農戶紛紛簽訂了犁耙整地,、機插施肥,、統(tǒng)防統(tǒng)治、收割烘干,、倉儲銷售等多環(huán)節(jié)的托管合同,輻射面積1500畝,。”燕紅合作社負責人陳燕紅介紹道,。
【策劃】張俊華 嚴亮 洪繼宇
【統(tǒng)籌】黃嬋 袁雪燕 馬炳華
【執(zhí)行】程勝濤 伍思懿 鄭平亮 袁瀚
【來源】南方農村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