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入9月后,,水產養(yǎng)殖迎來出魚高峰期,,但因為高溫,、塘底累積毒素多等原因,,頻頻出現(xiàn)拉網(wǎng)捕魚及運輸途中死魚問題,。加上近期天氣不穩(wěn)定,,臺風、降雨等惡劣天氣普遍較多,使得魚類的體質普遍較弱,,加大了拉網(wǎng)運輸過程中的死亡率,。
據(jù)業(yè)內人士反饋,有的流通商黑魚全部魚車一天就死了近萬斤魚,,一車魚在換水站丟下來的死魚都有三五百斤乃至上千斤,。由此導致部分流通商虧損,也引發(fā)了不少塘頭報警事件,,買賣雙方關系一度“劍拔弩張”,。“基本上出魚的每塘魚都有死魚問題,,心里害怕還是要裝,。”
引起魚類在拉網(wǎng)起魚過程中容易死亡的原因有哪些,?
1,、拉網(wǎng)攪動池底,讓池底的有毒物質翻騰上來聚集在一塊,。在拉網(wǎng)過程中動作一般都很劇烈,,會攪動整個池塘。塘底聚集大量的餌料殘渣和糞便,,經過發(fā)酵產生的氨氮,、亞硝酸亞分布在池塘特別是池塘底部,經過拉網(wǎng)攪動,,使得這些有害物質聚集,引起魚類的中毒,。
2,、超負荷投喂,魚體體質下降,。夏季養(yǎng)殖戶為了自家的魚長的更大,、出魚時間更早,就加大投喂量,,魚類長期處于超飽腹狀態(tài),,肝臟負擔加重,損傷肝臟消化和免疫功能,,使得魚類體質變弱,,這個時候受到拉網(wǎng)刺激,加劇了肝臟的負荷,,導致魚類的死亡,。
3、拉網(wǎng)運輸導致魚類脫黏、體表損傷感染,。魚體表粘液中包含免疫球蛋白和各種水解酶等大量活性物質,,對抵抗細菌和寄生蟲的入侵有一定的抵御作用,而且體表粘液還起到潤滑的作用,,能夠減少魚類在拉網(wǎng)運輸中相互碰撞導致的損傷,。
出魚前準備工作
1、提前調節(jié)好水質,,尤其是氨氮,、亞鹽濃度
七月份以來,高強度的投喂和天氣變化,,使得池塘水質較差,,氨氮、亞鹽含量超標,。氨氮,、亞鹽偏高會降低魚體的抗應激能力,所以在出魚前至少10天就進行調水,。
2,、拉網(wǎng)前充分停料
在拉網(wǎng)前應該停止喂食1-2天,較長時間的停料不但能使魚排空腸胃,,也能是魚的肝臟得到舒緩,,從而提高魚的抗應激能力。
3,、拉網(wǎng)時,,增氧措施到位
拉網(wǎng)前一晚上增氧機全部開啟,提高水體中的溶氧量,,減少水體上下層溫差,,防止局部缺氧,盡量減少應激原,。
4,、平時做好肝臟保護工作,提高自身抵抗力
選擇品質良好的動保產品,,改善魚類肝膽健康,、提高魚類免疫力和抗應激能力,同時還可以促進體表粘液的分泌,,減少在拉網(wǎng)中的魚體損傷,。
每一次拉網(wǎng)賣魚都像一次賭博,整個過程都擔驚受怕,,建議在整個養(yǎng)殖中要做好管理工作,,平時注重魚類肝臟保護,,提高自身免疫力,在運輸前期做好水質,、增氧措施,,確保拉網(wǎng)運輸?shù)捻樌WC自身的效益,。
文章來源:水產抗蟲聯(lián)盟
2020年9月8日部分產區(qū)黑魚塘頭價(僅供參考) | |||
地區(qū) | 規(guī)格 | 價格 | |
9月7日 | 9月8日 | ||
廣東 | 2斤上包六成 | 9-9.1 | 9-9.1 |
2斤上六成多 | 9.2-9.3 | 9.2-9.3 | |
2斤上包七成 | 9.4-9.5左右 | 9.4-9.5左右 | |
2斤上 | 10.5左右 | 10.5左右 | |
2斤下 | ≥7 | ≥7 | |
浙江 湖州 | 3斤上3成 | 9.5-9.8 | 9.5-9.8 |
3斤上4-5成 | 10-10.2 | 10-10.2 | |
安徽蚌埠 | 平均2斤 | 9.2-9.5 | 9.2-9.5 |
平均2.5斤 | 9.5-10 | 9.5-10 | |
湖南 | 1斤上 | 10-10.5 | 10-10.5 |
1斤下 | 6.5-7 | 6.5-7 | |
統(tǒng)貨 | 9.5-10.5 | 9.5-10.5 | |
山東濰坊 | 平均2斤 | 9.5 | 9.5 |
平均2.5斤 | 10 | 10 | |
江蘇 連云港 | 平均2.5斤 | 10 | 10 |
平均2斤 | 9.5 | 9.5 | |
平均1.5斤 | 8.8 | 8.8 |
魚價時有波動,,報價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