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入11月,,北風(fēng)吹起,,天氣開始變得干燥。中午是火災(zāi)易發(fā)的時間,,13時許,,穿上迷彩服,扣上寫著“護林防火巡查”的紅袖章,,披著濃郁的松香,,踏上枯干的落葉,劉萬謙和3位同事們開始了又一輪的巡山,。
他們是韶關(guān)市國有曲江林場大富前管護站的護林員,,最年輕的47歲,進林場工作26年,,最年長的58歲,,工作年限最長的工齡32年,平均工齡超過28年,。
從進入林場工作開始,,他們的日子便全圍繞著山林展開,,偶爾從一個管護站調(diào)到另一個管護站,,但眼前的都是那片山、那片林,,日子沒有太多的變化,。他們數(shù)十年如一日地穿著迷彩服,住在人煙稀少的山林中,,巡山,、做防火宣傳。他們一日日地犧牲陪伴家人的時間,,忍受在家庭生活中缺席的缺憾,,耐住單一的社會關(guān)系和單調(diào)的日常活動,,從而一日日地守住山林的安全,。
(左起)甘海峰,、劉萬謙、周乙初,、陳會全
巡山,,巡山,巡山
山林是護林員的世界,,走進山林,,他們能自由地穿行,自如地行動,,自在地相談?wù)f笑,,像生來便屬于山林那般。
大富前管護站位于韶關(guān)市武江區(qū)重陽鎮(zhèn),,總經(jīng)營面積275公頃,,森林面積264.8公頃,森林蓄積量26506立方米,,樹種以松樹和沙樹為主,,還有相思樹、樂昌含笑等,。劉萬謙是管護站的站長,,周乙初、甘海峰和陳會全是站員,。
他們對林場以外的世界都不甚熟悉,,出遠門如何坐車,網(wǎng)購如何挑選最合適的商品,,這些對于習(xí)慣了現(xiàn)代化生活的人來說再平常不過的事情,,足夠他們琢磨上半天。但走進山林,,便是進入了他們最熟悉的“地盤”,,里面的一切,他們都了然于胸,。
山林是護林員的“地盤”
巡山是他們每日最主要的工作,,一天至少兩次,平均每次要走十多公里,。二三十年的巡山經(jīng)歷磨煉出了他們的腳力,,再陡的山路,他們快步跑著就能過去,。不甚習(xí)慣戶外運動的人跟他們一起巡山,,從踏入山林起,便基本只能見到他們的后腦勺,,腳上再懈怠一下,,就只能聽到他們說笑的聲音,,連人影都難以得見。
“看山還是山”,,同樣的一片山林,,即使再怎么變換路線,眼前的風(fēng)光多不會怎么變化,,但他們總有解除巡山的枯燥的法子,,沿途眼中所見的一切,都可以成為他們解悶的素材——
口干了,,嚼幾片酸藤子葉解渴,,嘴饞了,摘幾粒桃金娘和拐棗解饞,??吹酵淋蜍摺⑽逯该疫@些中藥材,,采幾株回去,,煲湯的湯料便有了著落??吹胶线m的綠植,,移栽回去,又是一個養(yǎng)眼盆景,。挖到好看的“爛樹頭”,,回去稍加雕琢,一個好看的根雕作品就誕生了,。撿到一根枯枝,,拿在手里,,便是最趁手的登山杖,。
若是在下山的路程上碰到他們,你能看到,,除了最講究體面穩(wěn)重的周乙初,,人人手上都有一根樹枝。那是他們幾經(jīng)挑選更換才拿下山來的,,巡山結(jié)束,,它們都會由登山杖化作灶房里燒紅的柴火。
除了周乙初,,其他人下山時,,手上都會多出一根“登山杖”
根雕,燈架,,菜地
在大富前管護站,,一道紅磚墻圍著一片空地,空地里栽了幾顆樹 ,,對著門的一排平房,,從左到右分別是甘海峰、劉萬謙,、陳會全和周乙初的宿舍,,中間設(shè)有一個辦公室,右手邊的盡頭是灶房和衛(wèi)生間,。
韶關(guān)全年實行森林防火,,執(zhí)行森林防火24小時值班制度,護林員們每天都要守在山里,,即便是下班后也要住在管護站的宿舍里,,隨時待命。幾人的宿舍十分簡陋,,屋里的一把長椅,、一張矮桌、幾把矮凳,,便是他們的“食堂”,,他們4人輪著當(dāng)“伙夫”。
據(jù)劉萬謙介紹,,近些年來,,林場里的新面孔陸續(xù)減少,隨著護林員們逐個退休,,林場的人也越來越少,,他如今所在的大富前管護站,人多的時候有7-8個工作人員,,如今縮減到了4人,。老齡化是護林員群體面臨的普遍性困境。
林場里的日子枯燥單調(diào),長期堅持需要有過人的耐力
為了把艱苦的日子一天天熬下去,,劉萬謙他們每個人都為自己尋了些消磨日子的樂子,。
劉萬謙的樂子是做根雕,家中的博古架上都是他做的“杰作”。根雕的材料就是他巡山時從林子里挖來的“爛樹頭”,。他待朋友慷慨,,好一些作品都被朋友要了去。
甘海峰則是琢磨做燈架和看電視劇,,他的屋里和茶室里各有一個木質(zhì)的燈架,,那是他用從山里撿來的樹枝做的,屋里的燈架上掛著兩個紅紅的燈籠,,是整個宿舍里難得的亮色,。屋子的正中是一張小桌子,一臺厚厚的筆記本電腦里,,最常放的就是電視劇《一枝花和尚》,。甘海峰跟屏幕里的“花和尚”魯智深有幾分相似,魁梧的身材,,略帶兇相的相貌,,但性格粗中有細,嘴上常愛說要感恩,、向善,。周乙初和陳會全則是以種菜解悶。
這些愛好都不太具備娛樂性,,但已經(jīng)是他們在山林能尋得的,,僅有的消磨時間的方式。
劉萬謙搜集的根雕材料
以缺位換來堅守
在管護站長期生活,,需要有過人的忍耐力,,也需要一定的犧牲精神,犧牲精神生活的多元性,,犧牲在家庭生活中的在場,。
管護站位置偏遠,通?;A(chǔ)設(shè)施的配套都不完備,,周乙初2013年才住進了通電的管護站,在這之前,,想給手機充電,,要到附近的農(nóng)戶家里去充,“那會兒的手機電池耐用,,一充能管一星期?!惫茏o站很多沒有無線網(wǎng)絡(luò),,周乙初不舍得花錢買流量,直到現(xiàn)在,拿著智能手機,,他也只會用來發(fā)短信,、打電話,沒有更多的娛樂,。
護林員們正與村民溝通
“沒辦法,,護林員的工作就是這樣?!睅兹硕急种鴮@種枯燥生活的順從和忍耐,。
這些忍耐力都是用時間打磨出來的,按劉萬謙的話來說,,他是曲江第一批會跳舞的人,,年輕的時候,他愛和朋友去舞廳跳舞,,但他最初進入林場的時候,,“連BB機(尋呼機)都沒有”,住進林場就是要開始與世隔絕的生活,。
長此以往,,劉萬謙玩性已經(jīng)慢慢被消磨掉了,如今休假回村,,有人約他打麻將,、喝酒,他都不喜歡去,。有時假沒休滿,,他就跑回林場,到山里轉(zhuǎn)轉(zhuǎn),,和山林共處已經(jīng)成為他生活里無法割舍的一部分,。
周乙初是最希望能從這種生活中解脫的,當(dāng)被問及退休時間,,他立馬脫口而出,,“還有20個月”。
四人中最年長的他,,在林場度過了最長的時間,,他的三個孩子中,最小的兩個都是在林場里出生的,。林場離醫(yī)院遠,,他們雇了個村里的接生婆,就把孩子了生下來,。2017年,,妻兒返回湖南居住,,他每次回湖南與他們相聚都要寫離韶申請,一來一回花費200多元,。
“我們對家人都是‘不負責(zé)任’的,。”甘海峰心中最大的遺憾,,就是缺席了孩子們的成長,,兒子和女兒早年間常常給他打電話,問他什么時候能回家,,這時的他總會感到一陣揪心,。“現(xiàn)在孩子都習(xí)慣了,,長大了也沒有那么黏人了,。”
“熬下去”,是他們最堅定而樸素的“英雄主義”
管護站每天都要有至少兩個人值班,,為了保障人力,,他們常常要等其他同事休假結(jié)束到崗,才能休假回家,,有時候一等就是半個月,,遇上干燥天氣,有可能一兩個月都不能回家,。清明節(jié)祭祖的缺席也是必然的,,清明節(jié)多人進山祭祖,為了防止山火,,他們必須堅守在崗位上,。
除了線下的陪伴,線上的聯(lián)系他們也難以保障,。
林場位置偏遠,,多數(shù)的管護站信號都是較差的,有時一條消息發(fā)出去,,要一兩天時間才能成功發(fā)送,。劉萬謙的妻子也曾是護林員,妻子退休前,,夫妻二人要跟兒子通話,,需要跑到山的高處才能接收到信號。
劉萬謙的母親曾兩次遭遇車禍,,送入醫(yī)院搶救,,其中一次他在信號較差的管護站,,沒接到家里的電話,,后來被家人一頓埋怨,,他自己也覺得很內(nèi)疚。為了避免這類情況再次發(fā)生,,能及時照顧到高齡的父母,,他向林場申請了到如今信號較好的管護站工作?!白鳛榧胰?,我們都是不稱職的?!?/p>
與護林員們?yōu)槿朔Q道的崗位上的堅守相伴的,,往往是他們在家庭生活中不得不的缺席,和在家庭角色上不得不的缺位,。而正是護林員和他們家人的犧牲和忍耐,,正是他們以山為家,以樹為伴的精神,,為我們守住了“青山”,,守住了森林資源和生態(tài)安全。
以缺位換來堅守,,伴青山直至白首,,這是千千萬萬護林員為綠美廣東作出的奉獻。而遠在深山之外的我們,,如今通過綠美廣東公共服務(wù)平臺,,也可以在線與他們一起守護青山,通過認捐認養(yǎng),,共同參與綠美廣東生態(tài)建設(shè),。“碼”上行動起來吧,!
【見習(xí)記者】鄧寶盈
【海報設(shè)計】王越
【來源】南方農(nóng)村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