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州中學內(nèi),,劉禹錫紀念館掩映在綠意之中,。 曾亮超 攝
二○二三年初秋的一個黃昏,我和幾位作家從廣州坐車抵達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——連州,,下榻紅樓賓館。這是我六年后的故地重游,。翌日上午,我們跟隨當?shù)赜讶?,去參觀位于連州中學里的劉禹錫紀念館,。一千二百年以來,劉禹錫(772—842)在連州是家喻戶曉的人物,,堪稱圣賢。連州名人輩出,,但他的地位始終無人超越,。他和連州的相互成全,,或?qū)B州的歷史貢獻,跟韓愈之于潮州,,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劉禹錫紀念館為三層仿唐建筑,,展品豐富,,形式新穎,。一樓展覽劉禹錫治理連州的歷史功績,。二樓介紹連州的古代名人與文化。三樓推介連州現(xiàn)當代成就及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等,。當?shù)孛耖g文藝家,、劉禹錫紀念館館長曹春生為我們講解,。他娓娓道來,如數(shù)家珍,,說到精彩處,,眉飛色舞,,極有感染力。他推舉劉禹錫文化不遺余力,,繼承了劉禹錫對連州山水和連州子民的熱愛,,可謂連州之子,。他應是當下研究劉禹錫在連州乃至連州文化首屈一指的專家,。他出版的《連州刺史劉禹錫》《劉禹錫連州興學》《秦漢嶺南第一州——連州》《湟川賢蹤》《連州歷代名人》《連州民間故事》等多部著作,,涵蓋小說,、戲劇、故事,、非虛構和學術著作等體裁,考證翔實可靠,,敘述生動曉暢,,文筆質(zhì)樸簡潔,,是外人了解連州不可多得的文化讀本,。
唐代貞元二十一年正月(805),,順宗即位,,劉禹錫參與“永貞革新”失敗,自此屢遭貶謫,。元和十年三月(815),劉禹錫因?qū)憽对褪?,自朗州如至京,戲贈看花諸君子》一詩得罪權相武元衡,,被外放為連州刺史,,至元和十四年十一月(819)因母在連州病逝而丁憂離開,。他在連州任上四年半,勵精圖治,,以民為本,發(fā)展生產(chǎn),,重修海陽湖和燕喜園,。他興學重教,,親自課徒,當時荊,、楚,、吳、越一帶儒生聞風而來,。弟子劉景成為連州第一個進士,,劉景之子劉瞻亦高中進士,,后成為唐朝宰相,。此后數(shù)百年,,連州共出了進士一百三十八人,,遂有“科第甲通省”之稱。
劉禹錫作為唐代的強力詩人,,被譽為“詩豪”,,先后跟柳宗元和白居易齊名,史稱“劉柳”“劉白”。他的詩文強調(diào)“八音與政通,,而文章與時高下”,,視野開闊,鞭辟入里,。其詩“雄渾老蒼”“尤多感慨之句”,。劉禹錫身處時代風暴的中心,被貶南粵邊城,,屢遭打擊,,但壯志未改,越挫越勇,。這從《再游玄都觀》可看出:“百畝庭中半是苔,,桃花凈盡菜花開。種桃道士歸何處,?前度劉郎今又來,。”此詩是他后來返京所寫,,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,,也是對十四年前因賦玄都觀詩獲罪的后續(xù)。
劉禹錫在連州寫下的七十三首詩,,二十五篇文,,題材廣泛,遍及連州的山水名勝,、亭臺廟宇,,并有多首贈詩。從中可見他平時的活動軌跡,、社會交往,,更能見出他在連州的政治實踐及具體事功,或詠史懷古,,或寄寓身世,,或賀友酬唱,唐代連州的風土景物,、習俗人情,,亦因劉詩而千古流傳。這些詩歌,,或揭露時弊,,或諷喻譎諫,或剖析自我,,或借物寓理,,用典精巧,,比喻新奇,形式靈動,,章法多變,,格局宏大,風格疏朗豪邁,,雄渾沉郁——當屬連州文化遺產(chǎn)最珍貴的部分,,由此亦可管窺他的政治抱負、思想風骨和精神境界——
《送曹璩歸越中舊隱詩》對友人熱心勉勵,,兼寫連州的山水之美:“地遠何當隨計吏,,策成終自詣公車。剡中若問連州事,,唯有千山畫不如,。”《插田歌》則借農(nóng)人與計吏的對話,,諷喻官場,,諧趣橫生:“農(nóng)婦白苧裾,農(nóng)夫綠蓑衣,。齊唱田中歌,,嚶嚀如竹枝?!薄犊嘤晷小穼憻o懼凄風苦雨,且酒且歌:“天人信遐遠,,時節(jié)易蹉跎,。洞房有明燭,無乃酣且歌,?!薄逗统恢輻钍汤赏婵S紫薇花十四韻》以野花紫薇喻指友人不慕虛榮,情操高潔:“興生紅藥后,,愛與甘棠并,。不學夭桃姿,浮榮在俄頃,?!薄毒闯陱毓娂亩?其二)》以禪詩贈高僧,越江千里,,皆為鏡花,,雪若虛空,無非幻影,,開悟之人,,勘破水月:“越江千里鏡,,越嶺四時雪。中有逍遙人,,夜深觀水月,。”《聞道士彈思歸引》寫逐客思歸而不得的悲涼之感,,讓人潸然:“仙公一奏思歸引,,逐客初聞自泫然。莫怪殷勤悲此曲,,越聲長苦已三年,。”《秋風引》與此殊途同歸,,寫盡旅者在瑟瑟秋風中的萬千感慨:“何處秋風至,,蕭蕭送雁群。朝來入庭樹,,孤客最先聞,。”《秋螢引》寫宮燈螢火,,世事變幻,,漢陵秦苑,已成陳根腐葉:“天生有光非自衒,,遠近低昂暗中見,。撮蚊妖鳥亦夜起,翅如車輪而已矣,?!薄队猩粤_浮事,因為詩以寫之》寫人的智慧有限而宇宙無窮:“悠悠想大方,,此乃杯水濱,。知小天地大,安能識其真,?!薄?/span>
【作者】黃金明
【圖片】曾亮超
【來源】南方農(nóng)村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