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鍋,、燒烤,、奶茶,并稱當代年輕人的三大續(xù)命神物,。在日常生活,、朋友聚會中可謂必不可少。那么問題來了,,吃火鍋時,,面對各種類型的豆制品,腐竹,、豆皮,、豆腐泡、千張,、油豆腐......你會怎么選,?其中極為相似的腐竹和豆皮究竟有什么區(qū)別?誰的營養(yǎng)價值最高,?怎樣烹飪最好吃,?為此,,南方農村報記者采訪了河源市和平縣腐竹產業(yè)園內擁有20年腐竹制作經驗的專家周師傅,為我們答疑解惑,。
中國是大豆的故鄉(xiāng),,也是各種各樣豆制品的起源地。從五千年前開始,,中國人就開始有意識地栽培大豆,,發(fā)明了多種大豆的炮制方法,制成了多樣化的美味豆制品,。其中,,腐竹作為一種歷史底蘊深厚的豆制品,深受廣大群眾喜愛,。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制作腐竹始于元末明初,,已有600多年生產歷史,形成了獨特且豐富的腐竹文化傳承,。和平腐竹這一和平特色食品,,如今已成為當地的一張形象名片。
制作方法“一脈相承”
腐竹又稱腐皮,,周師傅介紹道,,腐皮一詞最早出現在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中,李時珍說,,將豆?jié){加熱時,,表面出現一層膜,將膜取出,,干燥后即得腐皮,。腐竹的質量分3個等級,顏色越淺,,營養(yǎng)價值越高,。腐竹含豐富的蛋白質而含水量少;且含有類似黃豆的營養(yǎng)成分,,如黃豆蛋白,、膳食纖維及碳水化合物等。豆皮又稱豆腐皮,,豆皮含脂肪量最高,,因此也叫油豆皮、豆腐衣,、豆油皮子,。
腐竹跟豆皮實際上是同一種東西,制作方法一脈相承,。它們都是將豆?jié){煮沸后,,將其保溫然后形成一層高蛋白質含量的薄膜,,而后將這層薄膜挑起來進行曬干。腐竹與豆皮的區(qū)別在于,,豆皮在曬制的時候,,是平鋪著的,會攤成又大又薄的片狀曬干制成,。而腐竹是掛起來使其自然下垂,,這樣干燥之后,就會成為枝條狀,。
從制作來說,,腐竹是把豆?jié){表面凝結的第一層薄皮類似于奶皮子挑出去,,然后繼續(xù)煮,,豆?jié){表面還會凝結并挑出多層的薄皮甚至絮狀物。豆皮則是把豆?jié){放入起皮鍋內,,使豆?jié){溫度保持在80至90℃,,每隔2至5分鐘起豆腐皮一張,可連續(xù)起皮,。
營養(yǎng)價值“無法取代”
腐竹是豆制品的高檔食物,,以營養(yǎng)價值之高,被許多人廣稱為“素中之葷”,。
據了解,,腐竹含有多種礦物,補充鈣質,,防止因缺鈣導致的骨質疏松,,增進骨骼發(fā)育;常吃腐竹可健腦并預防老年癡呆癥,,防止血管硬化,,保護心臟;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,,有防止高脂血癥,、動脈硬化的作用。還具備清熱潤肺,、止咳消痰的功效,,幾乎適合一切人食用。腐竹中谷氨酸含量很高,,是其他豆類或動物性食物的2至5倍,,而谷氨酸在大腦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,所以腐竹具有良好的健腦作用,。
從營養(yǎng)的角度來說,,腐竹有著別的豆制品無法取代的特殊優(yōu)點,。能量配比均衡和一般的豆制品相比,腐竹的營養(yǎng)素密度更高,,每100克腐竹含有14克脂肪,、25.2克蛋白質、48.5克糖類及其他的維生素和礦物元素,。腐竹中這三種能量物質的比例非常均衡,,和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》中推薦的能量攝入比值較為接近,是一種營養(yǎng)豐富又可以為人體提供均衡能量的優(yōu)質豆制品,。這種食品在運動前后吃,,可以迅速補充能量,并提供肌肉生長所需要的蛋白質,。
“與其他豆制品相比,,一般腐竹的價格更貴些,是因為腐竹的生產工藝比普通豆制品復雜,,需要較高的人工成本,,且工作量大,烘干后的產量相對較小,,但腐竹性價比高,,浸泡后的量大?!敝軒煾嫡f,。
烹飪做法“各有千秋”
腐竹和豆皮,前者入口豆香濃郁,,后者皮薄性韌,。
得到豆皮之后,一般都是將其曬干,,在烹飪的時候作為配菜,,可以用來涼拌、油炸,、涮火鍋吃,,或者還可以加工成各種美味的豆制品零食。想自制辣條的話,,也可以嘗試一下,。
腐竹具有濃郁的豆香味,同時還有著其他豆制品所不具備的獨特口感,。腐竹常用的烹飪方式有涼拌,、炒菜、紅燒,、煲湯,、燉肉等,。腐竹色澤黃白,油光透亮,,用清水浸泡(夏涼冬溫)3~5小時即可發(fā)開,。可葷,、素,、燒、炒,、涼拌,、湯食等,食之清香爽口,,葷,、素食別有風味。
周師傅介紹道,,和平腐竹素以色澤金黃,、豆香味濃,、肉厚,、煮不糊、煮不碎,、不濁湯等特點為人們所稱道,。和平腐竹之所以有這些優(yōu)質特點,主要緣由是講究用料,,采用本地粘質土種植生產的黃豆,;講究制作工具,制作腐竹用生鐵鑄成的平底鍋,,頭導熱快,,煮漿不易糊;講究制作方法,,準確把握火候,,腐竹出鍋后再 “包漿”,包漿這道工序最為特別,,造就了和平腐竹與眾不同的味道,。
溫馨提示
豆制品種類繁多,全國各地對豆皮的叫法也不甚一致,。本文所指的豆皮是豆?jié){煮沸之后形成的天然油膜晾干制成,,另一種豆皮則是壓制而成,與豆腐干相似,,常被稱為千張,、干豆腐,。
【記者】戴彎彎
【來源】南方農村報
部分資料來源網絡